大家可能有所耳闻楚怀王巫山云雨的故事:
故事的大概是
据说:楚怀王,曾经到此游玩。楚怀王在玩了一会儿之后,感觉十分疲惫,就在此处睡着了。但是楚怀王却做了一个梦,在梦中,他看到了一个有着绝世容颜的美貌女子。这名女子自称是巫山之女,她愿意将自己的枕席让出一半,与楚怀王共享。楚怀王是一国之君,他的身后拥有着三宫六院和无数的佳丽,又怎么会听不出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和邀宠之意呢。有如此貌美的女子邀宠,一向贪恋美色的楚怀王又怎么可能不动心呢。于是楚怀王并没有拒绝巫山美女的美意,立即就宠幸了她。巫山美女在走之前,还特地告诉楚怀王:“如果你还想再见到我的话,可以到巫山来找我。朝云与行雨就代表了早晨和晚上。
这故事中的巫山美女就是是天帝的女儿,一个叫瑶姬的神女。她还没有出嫁,就死去了,死后被葬于巫山之中。
巫山云雨因此而来,而人们也往往用巫山云雨来形容男女欢好。
原来你是这么一个“楚怀王”
我们再来看看楚怀王与屈原的故事
战国时期,群雄并起,秦国尤甚,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,在合纵抗衡的政策下,各国的实力都不同程度的被削减,能够和秦国抗衡的只有楚国,因而有“得天下者,非秦必楚,非楚必秦”的说法。
上天给了楚怀王屈原这个人才,他却错过了最后一班自救的末班车,最终成为了礼乐文明下最后的祭品。
楚国到了战国时期,贵族统治集团不断膨胀,体制僵化,不求变异,臣子之间相互倾轧,屈原楚怀王即位之初,就任用屈原,下令改革,可见也是雄心万丈。屈原在他的支持下,主张章明法度,举贤任能,改革政治,联齐抗秦。而楚怀王也很信任他。
屈原的《少司命》中有一句 “悲
莫悲兮生别离,乐莫乐兮新相知”可以很好的形容出他当时被楚怀王重用时候的感激与欣喜。
而其之后的《抽思》中“昔君与我诚言兮,曰黄昏以为期”虽然是追忆过去,但也能窥出当时二人结为同盟,信誓旦旦的情景。
但改革必然会触及贵族利益,于是设计陷害屈原。对楚怀王说屈原居功自傲,每次起草法令,都要张扬说是没有我的话就不能成功,楚怀王自此疏远了屈原。
《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》记载: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,屈平属草未定。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,屈平不与,因谗之曰:“王使屈平为令,众莫不知,每一令出,平伐其功,以为‘非我莫能为’也。”王怒而疏屈平。
当时“横则秦帝,纵则楚王”,秦国害怕齐楚两国结盟,就扬言免掉张仪相国职,让张仪去会见楚王,对楚王说:如果楚王能与齐国断交,那么秦国就归还当时曾夺取的楚国的六百里土地。楚怀王十分高兴,于是把国相的玉玺赠给张仪。
楚国的贵族就和张仪连成一气。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白璧,献给了郑袖。郑袖欣然表示,愿意帮助他们促成秦楚联盟。大家认为:"要秦楚联合,先要拆散六国联盟;要拆散联盟,先要怀王不信任屈原。
于是子兰想了一条计策,让郑袖给楚怀王吹耳边风,就说屈原向张仪索取贿赂一双白璧未果,心中正怨恨张仪。第二天,怀王摆下酒席,招待张仪。席间讨论起秦楚友好,屈原果然猛烈反对,怀王想起郑袖所说,果然屈原竭力反对秦楚和好;又贪图秦国的土地。不禁怒道:“难道楚国的六百里土地抵不上你一双白璧!”就叫武士把他拉出宫门。
司马迁说屈原“信而见疑,忠而被谤”,怨恨楚怀王听信谗言,心中抑郁不平,乃赋《离骚》。
太史公曰:屈平疾王听
之不聪也,谗谄之蔽明也,邪曲之害公也,方正之不容也,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。屈平正道直行,竭忠尽智以事其君,谗人间之,可谓穷矣。信而见疑,忠而被谤,能无怨乎?屈平之作离骚,盖自怨生也。
之后张仪回到秦国,假装醉酒摔倒在车下,声称生病,三个月未露面,楚国也不能得到六百里地。楚怀王以为是自己跟齐国断交不够彻底的原因,又派勇士宋遗到北边去辱骂齐王。齐王很生气,折断楚国的符节与秦国友好了。
秦齐联合完毕,张仪才上朝,对楚国将军说:“你怎么还没接受土地呢?从某处到某处,方圆有六里呢。”楚国将军说:“我受命来接受的是六百里,没听说六里。”立即返楚向怀王汇报。怀王十分生气,将要派军讨伐秦国。
张仪至秦,详醉坠车,称病不出三月,地不可得。楚王乃使勇士宋遗北辱齐王。齐王大怒,折楚符而合於秦。秦齐交合,张仪乃谓楚将军曰:“子何不受地?从某至某,广袤六里。”楚将军曰:“臣之所以见命者六百里,不闻六里。”即以归报怀王。
楚怀王受到了愚弄,也明白自己冤枉了屈原,又将他召回。楚怀王心中愤懑,派军向西边攻打秦国。秦国也派军迎击楚军。 十七年,楚军在丹阳与秦军交战,楚军大败,八万名士兵被斩杀,汉中的各郡县也都被占领。楚怀王又动用国内全部兵力又一次袭击秦国。两军在蓝田交战,楚军又大败。韩国、魏国听到楚国受困,就都南下袭击楚国,一直打到邓。楚国听到消息后,就率军撤出秦国。
十八年,秦国派出使者又与楚约定亲善,并把汉中的一半地盘分给楚以求和解。楚怀王这个时候对张仪恨之入骨,说只要张仪的命,不要土地。张仪到达楚都后,暗中贿赂靳尚,靳尚替他向怀王请求说:“您拘捕张仪,秦王一定生气。天下诸侯看到楚国失去了秦国的友好,必定轻视您。”靳尚又对楚王夫人郑袖说:“秦王将要用上庸的六个县贿赂楚国,把美人送给楚王,楚王看重地盘,秦女也必定得到楚王的宠爱,您一定受排斥的。夫人不如劝楚王释放了张仪”。
十八年,秦国派出使者又与楚约定亲善,并把汉中的一半地盘分给楚以求和解。楚怀王这个时候对张仪恨之入骨,说只要张仪的命,不要土地。张仪到达楚都后,暗中贿赂靳尚,靳尚替他向怀王请求说:“您拘捕张仪,秦王一定生气。天下诸侯看到楚国失去了秦国的友好,必定轻视您。”靳尚又对楚王夫人郑袖说:“秦王将要用上庸的六个县贿赂楚国,把美人送给楚王,楚王看重地盘,秦女也必定得到楚王的宠爱,您一定受排斥的。夫人不如劝楚王释放了张仪”。
张仪被释放又借机劝说楚王背叛合纵盟约,与秦国联合亲善,相约两国结为婚姻。张仪离开楚国后,屈原刚从齐国出使归来,进谏怀王说:“为什么不杀死张仪?”怀王这才后悔,派人去追赶张仪,已经来不及了。
《史记 楚世家》十八年,秦使使约复与楚亲,分汉中之半以和楚。楚王曰:“愿得张仪,不愿得地。”张仪私於靳尚,靳尚谓郑袖曰:“秦王今将以美人聘楚王,秦女必贵,而夫人必斥矣。夫人不若言而出之。”
二十四年,楚国背叛齐国联合秦国。秦昭王刚即位,就用厚礼贿赂楚国。楚国去秦国迎娶女子。
二十五年,怀王赴秦与秦昭王订立盟约,在黄棘定约。秦王把楚国上庸归还给楚国。
二十六年,齐国、韩国、魏国因为楚国违背了合纵亲善而与秦国联合,三国联合讨伐楚国。楚国让太子到秦国当人质请求救助。三国才率军离去了。
秦国,虎狼之国,背信弃义已经不是一次两次,但楚怀王却总以为是张仪从中挑拨,总以为自己和秦国三百年交好,秦国不会如此对待他,却忘记了在那个时代,礼义廉耻,忠义诚信才是最脆弱的。他一次次因为秦国背叛齐国,而秦国其实对他虎视眈眈,最终失去了齐国这个可靠的盟友。而他自己也因轻信秦君而客死秦国。
三十年,秦国又攻打楚国,夺取了八座城市。秦昭王给楚王一封国书,要求怀王武关相会并盟约,而且必须亲自去。楚怀王受到子兰怂恿,亲自赴约。没想到秦王不仅扣留了他,还要挟楚国割让巫、黔中的郡县给秦国。楚怀王虽然后悔自己上当受骗,但还是没有因为自己的生命而损害国家的利益。三年之后,便郁郁而终。
三十年,秦复伐楚,取八城。秦昭王遗楚王书曰:“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,面相约,结盟而去。”怀王子子兰劝王行,於是往会秦昭王。秦因留楚王,要以割巫、黔中之郡。楚王楚王怒曰:“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!”不复许秦。
在怀王被扣后,顷襄王接位,楚秦邦交一度断绝。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,竟然与秦结为婚姻,以求暂时苟安。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,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,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,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。
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,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。到顷襄王二十一年,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,次年,秦军又进一步深入。屈原眼看国家无望,在破城之日自沉汨罗。
据说在死之前,曾有渔父劝他举世皆浊,不如随波逐流;世人皆醉,不如与之同醉,何必非要以死明志。但屈原宁愿葬身鱼腹,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。
王逸《楚辞章句》屈原曰:“新沐者必弹冠,新浴者必振衣;安能以身之察察,受物之汶汶者乎?宁赴湘流,葬于江鱼之腹中。安能以皓皓之白,而蒙世俗之尘埃乎!”渔父鼓枻而去,乃歌曰: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吾足。”
屈原和楚怀王其实应该是最佳拍档的,一个锐意进取,一个满怀壮志,但楚怀王空有爱国之心,去但缺乏政治头脑,错信张仪,偏听子兰,独宠郑袖,一直在秦齐之间摇摆。但最后宁客死秦国,也不愿割让楚地,铁骨铮铮。而屈原有心报国,却无力回天,屡屡被流放,但其心虽九死而未悔,最后以身殉国。
有人曾想过,如果楚怀王当时重用屈原,连齐抗秦,那么最后称霸的会不会就是楚国?而如若真的是楚国一统六国,屈原必然实行“美政”,焚书坑儒的浩劫是不是就可以避免?历史是不是就换了一条轨道?
世事惘然,也不过留下一句叹息。
那么历史上的楚怀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?
楚怀王的历史评价并不是很高,后世人都对他最深的印象,就是比较傻,其次是他是个昏君。历史上比较出名的“掩鼻计”就与他的宠妃郑袖有关。虽然,楚怀王不是一个明君,但是他前期还算是个不错的君主,而在后来的考古中也发现,楚怀王其实也并不是人们所想的那么坏。
春秋时期,各国的争夺都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,自周天子失势后,诸侯国都发展起了自己的势力。当时有战国七雄,天下大势不是连横就是合纵,同时也流行着一句话“横则秦强,纵则楚霸”。楚怀王是楚国的君王,他叫熊槐。芈姓,熊氏,名槐,楚威王之子,楚顷襄王之父,战国时期楚国国君,在位时间是公元前328年到公元前299年。
在他的不长的即位时间里,毁誉参半可以总结他的政绩。执政初期,也就是在公元前312年前,楚怀王励精图治,力图要将楚国建立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。楚怀王毕竟是受到传统的礼制的浸润,在文明礼制下,楚怀王懂得要招揽贤士,要进行改革。于是,他任用屈原为相,帮助楚国进行改革,楚国虽然强大,但是对于西面秦国的逐渐崛起,与之相比的是楚国日益没落,心怀国家的屈原很想振兴楚国。楚怀王与屈原自年少时期便相识,两人经常探讨国事,楚怀王对屈原也十分器重。
改革初期,楚国取得了一些实效,但是好景不长,屈原的改革触犯了贵族阶级的利益,从而遭到了以令尹子兰、郑袖等人为代表的反对。他们恶意中伤屈原,在楚怀王面前说尽了屈原的坏话。这样,屈原就在上任左徒一职才没几年,就别楚怀王逐渐疏远了。后来,为了让他远离楚国政治,让其做三闾大夫,继而流
放他,彻底将他排挤出楚国政坛。
屈原一走,楚国的局势就变得很危急了,朝廷里奸臣当道,奸臣贵族受贿于张仪,向楚怀王进献谗言,楚怀王被蒙蔽。听信小人之言,解除了齐国和楚国的联盟,又向秦国示好,结果中了张仪的计。不仅,被秦国占领了大片的土地,还在最后的被软禁在秦国。人在其屋檐之下,不得不低头。
楚怀王在吃了一次秦国的亏以后,还不知道悔改。被放归楚国之后,又在公元前304年,秦国假借秦楚武关会盟,楚怀王又一次主动送上门。秦国抓住时机,再次将楚怀王软禁起来,虽说楚怀王在秦国被好生伺候着,但是楚怀王就像是阶下囚,吃了两次亏之后,只能后悔当初没有听信屈原的话。但是为时已晚,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卖的。